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苗木名稱 | 米經(jīng)(cm) | 高度(cm) | 冠幅(cm) | 地徑(cm) | 價格(元) | 單位 |
白蠟 | 8 | 600 | 350 | 9 | 65 | 元/棵 |
白蠟 | 9 | 700 | 350 | 10 | 120 | 元/棵 |
白蠟 | 10 | 700 | 400 | 11 | 200 | 元/棵 |
白蠟 | 12 | 700 | 400 | 13 | 380 | 元/棵 |
白蠟 | 15 | 800 | 400 | 16 | 1100 | 元/棵 |
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,長8-10厘米;花序梗長2-4厘米,無毛或被細柔毛,光滑,無皮孔;花雌雄異株;雄花密集,花萼小,鐘狀,長約1毫米,無花冠,花藥與花絲近等長;雌花疏離,花萼大,桶狀,長2-3毫米,4淺裂,花柱細長,柱頭2裂。翅果匙形,長3-4厘米,寬4-6毫米,上中部寬,先端銳尖,常呈犁頭狀,基部漸狹,翅平展,下延至堅果中部,堅果圓柱形,長約1.5厘米;宿存萼緊貼于堅果基部,常在一側(cè)開口深裂?;ㄆ?-5月,果期7-9月。
生長環(huán)境
白蠟樹屬于陽性樹種,喜光,對土壤的適應(yīng)性較強,在酸性土、中性土及鈣質(zhì)土上均能生長,耐輕度鹽堿,喜濕潤、肥沃和砂質(zhì)和砂壤質(zhì)土壤。生于海拔800~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。
分布范圍
產(chǎn)于**南北各省區(qū)。多為栽培。越南、朝鮮也有分布。白蠟樹遲于18世紀末期已引入印度、日本以及歐洲和美國。
繁殖方法
采種
白蠟樹4~5月開花,9~10月成熟。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優(yōu)良植株,在翅果由綠色變?yōu)辄S褐色、種仁發(fā)硬時采摘。種子成熟后不落,剪下果枝,曬干去翅,去除雜物,裝入麻袋,放在經(jīng)過消毒的低溫、干燥、通風的室內(nèi)儲藏。
催芽
白蠟種子的休眠期長,因此春季播種時必須先行催芽,催芽處理的方法有低溫層積催芽和快速高溫催芽,選擇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、背風向陽的地方挖溝,溝的深度在凍土層以下、地下水位以上,溝寬80厘米,溝的長度視種子的數(shù)量而定。白蠟種子與濕沙的比例為1∶2~3,先在溝底鋪一層10厘米厚的濕沙,把種子與濕沙充分混合均勻后放入溝內(nèi),沙子厚度為50~70厘米,在離地面10厘米處加蓋濕沙,然后覆土使頂部呈屋脊狀,以利于排水。每隔0.7~1米放1秫秸把,以利通氣,一般處理時間為60~80天。
播種
春播宜早,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。開溝條播,每667平方米用種量3~4千克,深度為4厘米,深度要均勻,隨開溝、隨播種、隨覆土,覆土厚度為2~3厘米。為使土種密接,覆土后要進行鎮(zhèn)壓。秋播適宜在秋季干旱地區(qū)播種,一般在秋末至土壤封凍前進行。秋播種子不必處理,10月采種后播種。秋播前10天左右作種子處理,用10℃溫水浸種24h,然后用濕沙拌種,堆放在室內(nèi)保溫,等種子裂嘴露白后篩出種子并及時播種。每667平方米播種4~5千克,后覆蓋1層3~4厘米厚的細土。翌春土壤化凍時,要及時鎮(zhèn)壓1次,使種子與土壤密接,這樣有利于種子吸水出苗。此外,要看管好苗圃,不要讓牲畜入內(nèi)。早春若遇旱情要及時澆水,澆后數(shù)日要淺鋤保墑,保持畦面濕潤,防止土壤板結(jié),以便增溫促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