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城市的綠化鋪天蓋地,城市森林大幅崛起,眾多花草樹木都要與月季朝夕相伴。一些植物所寄生的害蟲和月季自身的蟲害席卷包裹,大大地威脅著月季的生存。有些食雜性很強的昆蟲(近親),已開始蠶食月季,其趨勢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當務之急,要追溯月季害蟲的“家史”,展示“臉譜”,曝光行為,從而抓住機遇,切中要害,達到鉗制蟲害,降低蟲率,給月季一個良好的生態(tài)小環(huán)境。
月季主要害蟲簡歷
白蠅(小白蛾):粉虱類,刺吸性害蟲。成蟲全身發(fā)白,有翅,體長3mm,善飛翔。若蟲淺綠色,紡錘形,體長0.3mm,爬行快。
谷雨時節(jié),成蟲成群遷移到月季植株上,產(chǎn)卵于嫩葉背面。一周后,若蟲孵化開始危害葉背、蟲多口密,在葉背吮吸葉汁后,葉面斑白點點,點點連片。十天半月內(nèi),葉組織壞死,葉白失水,萎縮殆盡。武漢地區(qū),氣溫越高,成蟲越活躍,氣溫徒降,成蟲又成群離去。蛹留守越冬。
薊馬:薊馬類,刺吸性害蟲。成蟲黑色,角觸角暗黃色,復眼較大,翅窄,周圍有細而長的毛,體長約1.5mm左右。若蟲初卵時體長0.3mm,澆黃色。用10倍放大鏡看,蛹淺黃色,紡錘形,身體橫向有三條褐帶。
立夏時節(jié),若蟲在嫩葉背葉肉內(nèi)吮吸為害,還不時排泄褐色物質(zhì)。受害葉背,花蕾萼葉背均不同程度褐變。葉面失去光澤,葉片扭曲伸展不平。武漢地區(qū),從立夏到白露時節(jié)均有受害癥狀。寒露時節(jié),嫩葉背的產(chǎn)卵處,點點凸凸,卵在葉肉內(nèi)越冬。
烏桕白輪蚧:蚧蟲類,刺吸性害蟲。雄成蟲介殼長形,長約1mm,白色,蠟質(zhì)狀;雌成蟲介殼橢圓或圓形,圓徑大的約3mm,小的約1mm,白色,蠟質(zhì)狀,身體中部凸出。
立夏時節(jié),成蟲成群聚集在植株中部的枝條接踵點上,或疙疙瘩瘩里裝身,交配。若蟲從雌蟲體內(nèi)爬出后,竄至周邊枝條吮吸為害。受害枝條干燥發(fā)白,皮下形成層壞死,再也無力回天了。武漢地區(qū),從立夏到冬至時節(jié),蟲害不斷。一般藥物很難殺滅,成蟲自身保護性強。一株受害,不易向另一株傳播。冬至以后,成蟲、蛹、若蟲都可在老枝皮縫中越冬。
月季鋸葉蜂:葉蜂類,食葉性害蟲。成蟲體長8mm~12mm不等,全身蘭黑色,殼體有光,外形與蜜蜂相似。
立夏時節(jié),成蟲飛舞驚食葉片危害。飛舞時起伏不定,有跳動感,姿態(tài)毫無規(guī)律,但能準確降落在剛剛攤平的成熟葉片上。騎在葉緣,便能快速切割。成蟲體大,切割的半徑大。專注切割一處,是它食葉的特征。一張復葉被切割成狼牙鋸齒,枝頭顯得狼狽不堪。成蟲產(chǎn)卵活動,越冬地點均在野外草叢中,或隱避的建筑角落處。
卷葉蟲:卷蛾類,食葉性害蟲。成蟲,展翅約15mm~19mm,灰褐色。幼蟲10mm左右,頭部褐紅色,下身桔黃色,動作靈敏。
小滿時節(jié),幼蟲危害嫩葉及成熟葉片,吐絲裹葉,或黏疊葉層,籠身于卷葉之中就開始饞食周邊的葉肉、葉芽。在它基身之處不時有糞便堆集、外泄。幼蟲受驚,很快脫離卷葉,口吐單絲下垂逃離。武漢地區(qū),芒種時節(jié)是危害高峰期。立冬時節(jié),幼蟲吐絲裹繭,纏繞在葉柄或刺根部,基身越冬。
紅蜘蛛:螨類,刺吸性害蟲。雌成螨暗紅色,體長0.3mm;雄成螨紅色,體長0.35mm。體形如蜘蛛。若螨乳白色。
小滿時節(jié),雌螨、雄螨、若螨齊聚葉背吮吸危害,活動多集中在植株中下部的葉背,嫩葉處很少見以。蟲口密度大時,葉面失水淡黃,表面像砂紙打磨過,顯得粗糙。嚴重時,葉片側脈,主脈也窒息,整片復葉脫落。武漢地區(qū),小暑時節(jié)是蟲害的高發(fā)期,傳播極快。小雪時節(jié),成螨及若螨均在老枝叉及枝皮縫內(nèi),基身越冬。
尺蠖:食葉性害蟲。成蟲不詳。尺蠖深鐵褐色,體長12mm。
芒種時節(jié),尺蠖出現(xiàn)在月季嫩葉上,動作弓行步,食葉兇狠。據(jù)資料報道,尺蠖采食有晝伏夜出的習慣,但月季上的尺蠖,白天(漫光下)照樣饞食,猖獗。其它尺蛾類幼蟲(尺蠖)均危害油桐、桉樹、水杉等樹種。這次觀察,月季上的尺蠖從樹頂墜落覓食,是否與武漢高溫、空氣干燥關系所至。月季四周的薔薇,一片片復葉已被啃咬得只剩下主脈和側脈,真乃凄慘。這類食雜性很強的害蟲,應該引起種植者的關注。按理常無,尺蛾類的蛹應在地表下越冬。
小袋蛾(小蓑蛾):袋蛾類,食葉性害蟲。雄蛾體長4mm,前翅黑色,后翅銀灰色;雌成蟲無翅,蛆形,體長6mm~8mm,頭部咖啡色,胸部黃白色,幼蟲類式蛆。小滿時節(jié),幼蟲利用碎枝、碎葉、碎皮,將碎渣黏織成口袋,口袋外表似同蓑衣,基身入內(nèi),吸附在葉背,懸掛式移動著啃食葉肉。有的葉片被蛀齒成若干個空洞,有的葉片殘食成網(wǎng)狀。類式的還有大袋蛾(大蓑蛾),舉止行為相同。小袋蛾幼蟲袋囊長約8mm;大袋蛾幼蟲袋囊長30mm。武漢地區(qū),霜降時節(jié),幼蟲封囊并懸掛枝條,等待越冬。
“簡歷”的啟示
蟲害屢見不鮮,害蟲世代重疊。從整理的“簡歷”來看,能否找到治害蟲,防蟲害,以防為主的切入點,不妨分析一下。
害蟲在月季植株上危害,從葉片反映,基本活動三個類型:一是寄生在葉片叢中,飽食終日,世代養(yǎng)殖,從不離去的常居者,例如,月季長管蚜、薊馬、烏桕白輪蚧、紅蜘蛛、卷葉蟲、小袋蛾、月季尺蠖。二是“借巢下蛋”,成就子孫的暫居者,例如,白蠅。三是掠奪無常的流竄者,例如,月季鋸葉蜂。當然,月季的害蟲還有鉆柱枝條的星天牛幼蟲,食葉的軟體動物同型巴蝸牛等。盡管類型有別,危害輕重不一,但它們都要借枝托葉,產(chǎn)卵掛蛹進入越冬狀態(tài),寄望于翌年孵化第一代若蟲、成蟲,乃至代代遞增。
綜觀所敘,抓住害蟲的靜止狀態(tài),在卵和蛹即將越冬之前,竭盡全力進行一年一度的“封殺”。越冬后,如在疏漏的少量的若蟲,幼蟲露頭,有針對性的采用藥物觸殺,鉗制蟲害發(fā)生,降低蟲率。
越冬前的措施:
一、修枝摘葉。修剪弱枝、病枝、嫩枝、老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樹、摘除全部葉片。這些殘枝殘葉基有大量的常居類的卵、幼蟲,必須集中全部焚燒。
二、消毒清洗。泡制0.5%石灰溶液,沾液清刷裸露的枝條、皮刺、枝叉、接踵點及根莖部位,刷除難以滅殺的烏桕白輪蚧。清刷時切勿抹平了芽點。
三、清理場地。扒除周邊雜草,清掃修枝接葉和洗刷后的殘留物。
四、翻松咱植場地表土,深度約4cm~5cm,讓尺蠖蟲蛹暴露在外,低溫凍滅。
五、根澆1%石灰溶液,進一步追殺。
越冬后的措施:
一、腋芽萌動時,根洗低毒,廣譜性內(nèi)吸殺蟲劑。
二、抽枝放葉時,定期噴灑藥物(使用的藥物,團體購買,藥物門類眾多,商品手冊指導明確;個人購買,市場小包裝一應俱全),抵御害蟲入侵。
三、在谷雨時節(jié),要杜絕暫居類白蠅“留宿”,可噴霧2%煙葉汁與1%大蒜頭汁混合液,殘留氣味持久,白蠅反感。在立夏時節(jié),要警惕月季鋸葉蜂“打劫”,可噴霧殺菌劑多菌靈,它嗅之飛離而去。
治理月季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除蟲治病,不希望發(fā)生在花好葉茂的生長期,不然,費時費力,還影響了觀賞的價值和情緒。加強園藝管理,冬季人工防治,使害蟲斷代,讓蟲害隔層,應該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。
白蠅(小白蛾):粉虱類,刺吸性害蟲。成蟲全身發(fā)白,有翅,體長3mm,善飛翔。若蟲淺綠色,紡錘形,體長0.3mm,爬行快。
谷雨時節(jié),成蟲成群遷移到月季植株上,產(chǎn)卵于嫩葉背面。一周后,若蟲孵化開始危害葉背、蟲多口密,在葉背吮吸葉汁后,葉面斑白點點,點點連片。十天半月內(nèi),葉組織壞死,葉白失水,萎縮殆盡。武漢地區(qū),氣溫越高,成蟲越活躍,氣溫徒降,成蟲又成群離去。蛹留守越冬。
薊馬:薊馬類,刺吸性害蟲。成蟲黑色,角觸角暗黃色,復眼較大,翅窄,周圍有細而長的毛,體長約1.5mm左右。若蟲初卵時體長0.3mm,澆黃色。用10倍放大鏡看,蛹淺黃色,紡錘形,身體橫向有三條褐帶。
立夏時節(jié),若蟲在嫩葉背葉肉內(nèi)吮吸為害,還不時排泄褐色物質(zhì)。受害葉背,花蕾萼葉背均不同程度褐變。葉面失去光澤,葉片扭曲伸展不平。武漢地區(qū),從立夏到白露時節(jié)均有受害癥狀。寒露時節(jié),嫩葉背的產(chǎn)卵處,點點凸凸,卵在葉肉內(nèi)越冬。
烏桕白輪蚧:蚧蟲類,刺吸性害蟲。雄成蟲介殼長形,長約1mm,白色,蠟質(zhì)狀;雌成蟲介殼橢圓或圓形,圓徑大的約3mm,小的約1mm,白色,蠟質(zhì)狀,身體中部凸出。
立夏時節(jié),成蟲成群聚集在植株中部的枝條接踵點上,或疙疙瘩瘩里裝身,交配。若蟲從雌蟲體內(nèi)爬出后,竄至周邊枝條吮吸為害。受害枝條干燥發(fā)白,皮下形成層壞死,再也無力回天了。武漢地區(qū),從立夏到冬至時節(jié),蟲害不斷。一般藥物很難殺滅,成蟲自身保護性強。一株受害,不易向另一株傳播。冬至以后,成蟲、蛹、若蟲都可在老枝皮縫中越冬。
月季鋸葉蜂:葉蜂類,食葉性害蟲。成蟲體長8mm~12mm不等,全身蘭黑色,殼體有光,外形與蜜蜂相似。
立夏時節(jié),成蟲飛舞驚食葉片危害。飛舞時起伏不定,有跳動感,姿態(tài)毫無規(guī)律,但能準確降落在剛剛攤平的成熟葉片上。騎在葉緣,便能快速切割。成蟲體大,切割的半徑大。專注切割一處,是它食葉的特征。一張復葉被切割成狼牙鋸齒,枝頭顯得狼狽不堪。成蟲產(chǎn)卵活動,越冬地點均在野外草叢中,或隱避的建筑角落處。
卷葉蟲:卷蛾類,食葉性害蟲。成蟲,展翅約15mm~19mm,灰褐色。幼蟲10mm左右,頭部褐紅色,下身桔黃色,動作靈敏。
小滿時節(jié),幼蟲危害嫩葉及成熟葉片,吐絲裹葉,或黏疊葉層,籠身于卷葉之中就開始饞食周邊的葉肉、葉芽。在它基身之處不時有糞便堆集、外泄。幼蟲受驚,很快脫離卷葉,口吐單絲下垂逃離。武漢地區(qū),芒種時節(jié)是危害高峰期。立冬時節(jié),幼蟲吐絲裹繭,纏繞在葉柄或刺根部,基身越冬。
紅蜘蛛:螨類,刺吸性害蟲。雌成螨暗紅色,體長0.3mm;雄成螨紅色,體長0.35mm。體形如蜘蛛。若螨乳白色。
小滿時節(jié),雌螨、雄螨、若螨齊聚葉背吮吸危害,活動多集中在植株中下部的葉背,嫩葉處很少見以。蟲口密度大時,葉面失水淡黃,表面像砂紙打磨過,顯得粗糙。嚴重時,葉片側脈,主脈也窒息,整片復葉脫落。武漢地區(qū),小暑時節(jié)是蟲害的高發(fā)期,傳播極快。小雪時節(jié),成螨及若螨均在老枝叉及枝皮縫內(nèi),基身越冬。
尺蠖:食葉性害蟲。成蟲不詳。尺蠖深鐵褐色,體長12mm。
芒種時節(jié),尺蠖出現(xiàn)在月季嫩葉上,動作弓行步,食葉兇狠。據(jù)資料報道,尺蠖采食有晝伏夜出的習慣,但月季上的尺蠖,白天(漫光下)照樣饞食,猖獗。其它尺蛾類幼蟲(尺蠖)均危害油桐、桉樹、水杉等樹種。這次觀察,月季上的尺蠖從樹頂墜落覓食,是否與武漢高溫、空氣干燥關系所至。月季四周的薔薇,一片片復葉已被啃咬得只剩下主脈和側脈,真乃凄慘。這類食雜性很強的害蟲,應該引起種植者的關注。按理常無,尺蛾類的蛹應在地表下越冬。
小袋蛾(小蓑蛾):袋蛾類,食葉性害蟲。雄蛾體長4mm,前翅黑色,后翅銀灰色;雌成蟲無翅,蛆形,體長6mm~8mm,頭部咖啡色,胸部黃白色,幼蟲類式蛆。小滿時節(jié),幼蟲利用碎枝、碎葉、碎皮,將碎渣黏織成口袋,口袋外表似同蓑衣,基身入內(nèi),吸附在葉背,懸掛式移動著啃食葉肉。有的葉片被蛀齒成若干個空洞,有的葉片殘食成網(wǎng)狀。類式的還有大袋蛾(大蓑蛾),舉止行為相同。小袋蛾幼蟲袋囊長約8mm;大袋蛾幼蟲袋囊長30mm。武漢地區(qū),霜降時節(jié),幼蟲封囊并懸掛枝條,等待越冬。
“簡歷”的啟示
蟲害屢見不鮮,害蟲世代重疊。從整理的“簡歷”來看,能否找到治害蟲,防蟲害,以防為主的切入點,不妨分析一下。
害蟲在月季植株上危害,從葉片反映,基本活動三個類型:一是寄生在葉片叢中,飽食終日,世代養(yǎng)殖,從不離去的常居者,例如,月季長管蚜、薊馬、烏桕白輪蚧、紅蜘蛛、卷葉蟲、小袋蛾、月季尺蠖。二是“借巢下蛋”,成就子孫的暫居者,例如,白蠅。三是掠奪無常的流竄者,例如,月季鋸葉蜂。當然,月季的害蟲還有鉆柱枝條的星天牛幼蟲,食葉的軟體動物同型巴蝸牛等。盡管類型有別,危害輕重不一,但它們都要借枝托葉,產(chǎn)卵掛蛹進入越冬狀態(tài),寄望于翌年孵化第一代若蟲、成蟲,乃至代代遞增。
綜觀所敘,抓住害蟲的靜止狀態(tài),在卵和蛹即將越冬之前,竭盡全力進行一年一度的“封殺”。越冬后,如在疏漏的少量的若蟲,幼蟲露頭,有針對性的采用藥物觸殺,鉗制蟲害發(fā)生,降低蟲率。
越冬前的措施:
一、修枝摘葉。修剪弱枝、病枝、嫩枝、老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樹、摘除全部葉片。這些殘枝殘葉基有大量的常居類的卵、幼蟲,必須集中全部焚燒。
二、消毒清洗。泡制0.5%石灰溶液,沾液清刷裸露的枝條、皮刺、枝叉、接踵點及根莖部位,刷除難以滅殺的烏桕白輪蚧。清刷時切勿抹平了芽點。
三、清理場地。扒除周邊雜草,清掃修枝接葉和洗刷后的殘留物。
四、翻松咱植場地表土,深度約4cm~5cm,讓尺蠖蟲蛹暴露在外,低溫凍滅。
五、根澆1%石灰溶液,進一步追殺。
越冬后的措施:
一、腋芽萌動時,根洗低毒,廣譜性內(nèi)吸殺蟲劑。
二、抽枝放葉時,定期噴灑藥物(使用的藥物,團體購買,藥物門類眾多,商品手冊指導明確;個人購買,市場小包裝一應俱全),抵御害蟲入侵。
三、在谷雨時節(jié),要杜絕暫居類白蠅“留宿”,可噴霧2%煙葉汁與1%大蒜頭汁混合液,殘留氣味持久,白蠅反感。在立夏時節(jié),要警惕月季鋸葉蜂“打劫”,可噴霧殺菌劑多菌靈,它嗅之飛離而去。
治理月季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除蟲治病,不希望發(fā)生在花好葉茂的生長期,不然,費時費力,還影響了觀賞的價值和情緒。加強園藝管理,冬季人工防治,使害蟲斷代,讓蟲害隔層,應該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。